2024 Review
写了这么多年的 review,也有必要再想想 review 的意义和这种形式是否应该有改变了。
我写 review 一方面是能在年中或是年底重新回看自己的这一年,总结和正视自己出现的问题,并且以一种不会让自己太尴尬的方式能暂存这一段时间的一些回忆;另一方面是让别人能快速的了解甚至理解我(经历、性格或是行为方式等),如果能从我的 review 里突然悟到什么或是有了新的规划和目标那是再好不过了。
形式上以前都是分享经历为主,很缺乏对方法和方法论的思考,缺少对遇到的事情或是处事的思考。今年十一和学弟一起出去玩,交流中突然感觉到自己好像越来越少的去思考一些事情,即便想过了也不会整理下来很快就遗忘了。今天是 11 月 15 日,晚上洗澡的时候想到要写这篇 review(但是洗完把想的一堆大道理全都给忘掉了)。我知道我写的 review 都会公开给所有人访问,可能我的父母会看到,家里的亲戚会看到,我的导师会看到,周围已经远隔天涯或常会见面的朋友会看到。review 是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但是我也会考虑一些东西是否可以或应该放到公共的面上。
这次 review 的大纲都是在洗澡的时候想的。或许是因为温度舒适湿气大的缘故,我发现这种场合能更开放和有效的思考,也可能是因为这个环境更像是回家了 :) 这两年花了一些时间去看看南方的城市,仅论城市不谈工作等其他因素的话,杭州是最干净的,深圳不热的时候是比较像家里的,苏州离上海不远又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无锡也在试图让我感觉它是宜居之地。相比之下,上海有点脏乱,有一种莫名的秩序和阶级划分(在路边等 zyh 回消息但是突然被面前的公交车强制爱让我过马路),同时又足够多元和先进。南京是最脏乱的,白天的繁华过后是夜里小摊贩和满地的垃圾……
读研注定是孤独的。
- 在来创新港的一年半里,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孤独的。或许是从最开始这一届只有我一个人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这三年要这样度过,注定没有师兄师姐的道路可以学习,没有人能带着入门知道需要学什么,自己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也不知道该玩什么。回看研一上的时间,我很难想象自己怎么度过这段迷茫无措的时间的,甚至是同一个大实验室的朋友也是研一下去给导当助教才得以认识,大组里基本都是陌生人。自己组里的师兄师姐不去工位的话,每天去工位真的就不太有认识的朋友了。
- 本科的时候虽然实验室里很乱,人很多,但是大家在一起氛围很好,经常还一起参加活动或是承办会议。我记得我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师兄/师姐是挂哪个老师名的?以及,虽说 wilna 里几十个歪果仁神出鬼没的,但是每年也会来组会讲一讲自己的家乡,开朗的还会给大家唱歌。相比之下,当组里的孟加拉人开始把所有工作都推脱给我,永远来看着我帮他找莫名其妙的 bug 的时候,就会让人生出厌烦。
- 比较幸运的是,我可以靠自己努力来缓解这种孤独。我开始扩张“扫街大队”,从最开始和认识的学长三个人一起,到后来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如今靠着大家的邀请,群成员已经超过 170 人了。不过随着任务愈加繁忙,“扫街大队”逐渐变成越来越普通的交流群,很少能约着一起出去拍拍了。除了拍拍照片,还试图拾起来已经四年没碰的二胡。高考的失利让我把与之相关的事物都深埋起来,很害怕去想:即便考砸多考两分又会是什么样。在中考直升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了走艺术的可能,高考又放弃了艺术特长生的降分,我以为我会和音乐渐行渐远了。说实话,想重拾起来很痛苦,你知道那是你曾经可以轻松拉下来的段落,你知道曾经的基本功都已经荒废掉了,你知道面对新曲子那种望而却步的无奈。你只能在后面默默的看着一块玩到大的弟弟去美国进修音乐,幼时一起的青梅竹马去中国院又出国学习扬琴,曾经的同门师弟又破格考入中央院。你想,可能真的会变成两个世界的人了吧,你越来越像一个普通人,即将赴入人海,这一次可能就无法体验另一种人生了。(之前计划的 music in life 博客写了一大半,但是因为来回折腾电脑把源文件搞丢了 :(,但是再让我重写自己的经历什么的又太做作
- 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里,从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开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及后面的每一段,最后都会留存下至少一个能一直维持关系的朋友,即便很久不会联系一起聊天,但是当某一天想起,仍然可以打开聊天窗戳一戳,互相打扰。当然,到了后来,越来越渴望会有一个能长久相伴的人能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以前我会主动走出自己的壁垒,相信我所遇到的人都是善良的,但是现在越来越想要躲在壁垒之后,畏惧且不能给予他人足够的信任。可能是成长的代价,也可能是见到的更多了,人终归是社会动物,充斥着复杂的利益和情感纠葛。让我觉得,人内向的性格通常也是在复杂社会中被打的遍体鳞伤之后退缩的畏惧反应。
成功的定义有很多,千人千面,我在每个时间的理解也会不同。现在我想,成功是自由。
什么是自由?
今年新关注了蓝战非,一个前半辈子打游戏当主播挣钱,后半辈子开始抛开一切全世界旅游的人。这可能是我对自由的终极定义。放一个蓝战非版本的 什么是自由
- 从小到大,父母亲朋好友看过的影视作品都在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要找一个体面的工作,买一个不错的房子,开一辆不错的车,再找一个不错的对象结婚,我们就能到达幸福的终点。但是我好像发现这条定律不适合我。所以我决定,从头开始,走出我自己的浪浪山,去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看看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适合我自己。
- 很多不理解都会问我,一个死胖子为什么那么喜欢户外运动,又爬山又徒步,去这又去那,其实是在逃避,逃避什么呢?逃避焦虑。现在互联网焦虑太多了,包括你身边的人都给你的焦虑太多了。人生其实跟爬山一样,不是一场比赛。快跟慢,你路上的风景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一场比赛,你不需要比谁优秀,你不需要比谁更牛逼,你只需要今天比昨天开心,今天想办法让明天开心。所以,蓝战非希望大家每天过得开开心心。
- 蓝战非你认为什么是自由?其实这个问题我想了好久好久,我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我认为的自由不一定是你得到了什么,或者是你到达何处,是无论结局如何,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便是自由。勇敢迈出第一步,追逐自己内心的梦想,便是自由。
- 我们要跳出一个恶循环。当你遇到困难的适合,其实大部分情况就是遇到了恶循环,你必须想尽办法破壁,把恶循环给跳出去,生活就会慢慢的变好。
自由是我可以买我很感兴趣的电子设备,在我觉得它不满足需求的时候卖掉换新。自由是我可以在自己想要节制饮食的时候叫上朋友吃一顿放纵餐。自由是我除开物质追求外,可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人确实很难有自由。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在最想出去浪的时候缺少金钱支持,在有能力出去之后又莫得时间。在这个基础之下,码农好像确实是个不错的职业。前几年挣够钱,后几年可劲花。越早被裁,越早出去看看世界 :)
为什么会想去工作?
- 最初阴差阳错的乱填分到软院,开始接触到这个方向,我发现我是感兴趣的。一直以来,好奇心驱使我想要了解新的科技。所以在曾经没有踏足代码的时候,我必不会错过的盛会是每年的 CES。如今有幸能在知识的大圆里探出一个小尖,让我得以窥探当前世界这个 snapshot 之外的东西,的确能带来巨大的满足感。但是我一直很忌讳的是新兴的技术不能落地,我想要得到的是“人”对“技术”的正反馈。所以在本科做 WiFi 感知的时候,每次需要想一个合理的应用场景都会让我很痛苦。
- 工作是满足落地反馈的一种方式。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回报,当它有机会和工作绑定在一起带来正反馈的时候,就对我很有吸引力。
- 最近两周一直在反复发烧和犯肠胃炎,不禁会想如果工作之后生病怎么办。读研阶段时间上比较自由,导允许大家自由的安排时间,也不强制大家去工位,所以生病了可以选择休息,用其他时间再学习。但是工作之后,时间不再是自己选择和安排的。
- 工作能带给我什么?想清楚,工作只是一种获取价值的工具,除了钱我们从不奢求能从中得到什么。能让我发出“这辈子值了”的感慨的时刻是当我站在铁尺梁山顶遥看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和远处魔鬼一样的灰黑色山峰的时候,而不会是我做的大项目上线了(或许主导的就不一样了)。谁也不会愿意当工具人,等价交换的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情绪价值。
摄入和输出
我认为自己:缺乏持久和长期的摄入,也缺乏稳定的输出。
人总是会后悔,如果当时做了什么就好了,荒废了大片时光。但是人又很难抵制住各种诱惑,会被各种事物吸引了注意而分神。之前和朋友开玩笑:我们怎么能和一帮比我们更聪明的算法工程师抗衡,去抵制推荐流带来的诱惑呢?
学习是一件很难直接得到正反馈的过程,”心流“状态通常也只在自己很感兴趣的那方面才能有幸进入。当你有大片或是碎片的时间的时候,你会选择把它投入到学习这种长期才有汇报的无底洞里吗?不,当缺乏明确目标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不会。当这个目标不够明确,不够紧迫的时候,枯燥的学习绝不会是必须且必需的选择,我们应当很清楚这一点。说实话,我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能让自己维持这种持久稳定摄入的方式。要学的太多了,海量的未知摆在面前的时候,是会畏惧向前迈步的。杂七杂八的事太多了,总是能在萌芽或是中途掐灭学习的小火苗,迫使你停下来转去做临时更重要的事情。新的想法太多了,既然让大脑开始活跃,你就不能阻止它冒出一个个的问号。
计算机是一门发展飞速的学科,每时每刻都在有新的技术、新的思想迸发出现。潮流中的我们很害怕被冲走,不进则是退。能坚持下来至少一种获取前沿的渠道是必不可少的。很感谢语哥,能在我无暇顾及 tg 新闻频道帮忙维护下来,稳定的筛选和输出有效的科技新闻;很感谢 koala,能定期整理和总结时下的优秀开源项目,让我们能够及时了解行业脉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碎片化的模式大大冲击着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时代能做好取舍和精简反而成为一门很深的学问。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当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时,我们是应该用 demo+ 迭代演进的模式还是一次成型且过程中不断修正。
- 不知道是不是该称之为完美主义,我会觉得在开发中间有一种更好的想法的时候如果不去重构,继续沿着”错误“的方向前进很难受。当一个项目以 MVC 框架开头,中间发现更应该用微服务架构来实现的时候,就会痛苦的不想把已有的功能先实现出来。
- 前段时间看到原子能的视频里说的话,让我又重新审视自己对这两种模式的想法。这里贴出来,不做定论。
Make it work, make it right, and make it fast. Make it work first, then make it right, finally make it fast.
不要做敲代码的孔乙己 这个只贴出来,还没到这个层次。
摄影的态度
- 摄影终究不是我谋生的手段,我对它的期望也没有放到像 Thomas 一样,从程序员转行职业摄影师。人们对审美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拍摄的照片也无需在意别人是否喜欢。但是,又有谁能真的置之身外呢?放大来说,我也羡慕别人拍的照片能被很多人点赞;嘴上说着所谓的签约或是各种虚名没什么意思;阴暗地看别人拍没什么营养的片子却能受到追捧。人终归是社会动物,会渴望别人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希望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同。但是我也会用一些方法来弱化别人对我的认知的影响,比如把收到的消息提醒关掉,封存自己拍的一些照片,延后做修图和输出,拒绝使用各种平台等等。我希望它是一种纯粹的爱好,我可以欣赏别人的片子,也可以对着自己拍的照片嘿嘿偷笑,可以自己把它微喷输出出来摆在家里看,靠着我自己的一点努力让它成为纯粹的乐趣,而非讨好别人的工具。
- 以前我是绝不拍人的。
- 第一是我自知很难真正把人拍好。现在的人像摄影在奇怪的地方卷向了同质化,大家好像真的是除了人像三要素(模特好看)之外,只会搞一个大光圈加上发丝光了,后来很少能见到像顾景拍的那样能让我感觉眼前一亮的人像片子了。论艺术大家远不及大师那样讲求布光等细节,论糖水又远不及黑糖给阿蛋天天拍的自然,论创意只能膜拜一晨老师的梦幻。我也只好勉强自己试一下氛围感,不出意外是完全没有思路,成片也有点羞于见人。很对不起模特小姐姐和巫老师愿意陪我一起尝试。
- 第二是我比较自闭,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所以到现在一共没正经拍几次人像,基本上都需要拉上巫老师一起。他在前面夸,我在后面默默摁快门。害怕同质化可能是每一个热爱摄影的人绕不开的问题,同一个位置同一个场景,换个人来拍会一样吗?拍人的时候这恰恰会束缚住我,姿势不过那么几种组合,我摁的快门就会比别人拍的好看吗?每次需要拍人像前,这都会成为我的噩梦。至少在表达上已经在进步了,从最开始只顾着跟在巫老师后面,到现在敢提出去尝试另一个场景,还是满意自己的变化的 :)
- 人像摄影,我只是个没入门的门外汉,知道自己没水平还不得已诋毁它没意思。说回来,拍照片是娱乐自己,无法让自己满意的照片便是失败的。在拍人这件事上,我好像还很难让自己满意。
- 既然我对这些平台都很有意见,为什么不做一个自己的“图虫”平台呢?过去的一段时间,我有在空闲时间和朋友一起试着做一个新的图片平台。从零开始提出需求,设计系统架构,一点点生成平台的各个细节,总结出核心的逻辑和商业前景,这个过程比我想象的更漫长更有挑战,我们也在一次次讨论中争吵,最后不得不在中途暂停,转去先提升自己,补全完整系统里仍然缺乏的知识。相比于本科做嘉禾连理的完整,这次在各方面遇到的阻力更大了。嘉禾连理的时候有成熟的框架,喜欢折腾的运维,目标明确的领头人,前瞻思维的产品策划,甚至还有专人负责商业化方向和洽谈(虽然很难评)。嘉禾连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算成功,但是我好像一直只把它作为丰富的经历,而没有从中吸取和总结。使得这次想要开启一个新项目时可以说只是两个理工男在闷头自己搞,相比 Apple 早期缺少了 Jobs 的思维方式。平台项目还会重启,大家只是需要一段时间沉淀。
我对 AI 潮流的想法
- 说实话,我对 AI 的看法可能是和大部分人相冲的。我确实觉得大部分人不适合搞科研,尤其是在 AI 浪潮下很多人是被虚假的成果所蒙蔽的,对自己没有清晰准确的判断。
- 谁都知道搞 AI 好发论文,于是就一窝蜂的都冲上去。时代的大潮下,期刊会议的频率快了,接收的量多了,各行各业相关的不相关的都想要来分一杯羹。本科曾经有一门可能是密码学的课让我印象很深,不是因为我可以天天假扮 Alice 和 Bob 用奇怪的方式对话,这门课郭成老师要求大家挑一篇列表里的论文看完讲(如果我记错课程了莫怪)。我们抽了一篇同态加密的手写数字识别?并且发现它发在 CVPR workshop 上。老师解释:仅仅做安全太难产出了,加上 AI 能发的很快。也许在那一刻我对人工智能这个虚幻的概念就开始崩塌了,加上后来自己又投入了很多时间参与到深度学习里去,让我越来越厌恶这个方向和它所带来的附加特性。前段时间还因为坚持不用 GPT 不用代码辅助被朋友不理解。
- 高中语文课一直都有课前演讲,我仍然能记得那时候对人工智能完全不了解的我用网上看来的知识,拼凑起别人虚无缥缈的演讲,向自己班里的同学吹嘘这个 AI 多么牛,在不久的将来会多么有用。自己做过才能真正理解一些事情,才可以对它下定结论。很深刻的认识到,里面和外面看到的会是完全两个东西。当然,我更多的把它归因于人们对 AI 的过分吹捧,让它到了不属于的高度,俗称”捧杀“。我没有不承认 AI 的发展迅速给很多落地的应用带来生机,但是作为一个不可解释的黑盒,我会一直觉得它像一场泡沫,随时会被戳穿。当人们发现模型开始需要堆算力资源,堆更优质的数据集的时候,等,人工智能可能和人就相去甚远了。当然,我只是在旁边瞎评论的局外人,毕竟我也一直觉得数学和物理是依靠着一些基本的公理支撑的头重脚轻的大厦,随着世界向更高的维度或是更细微的组成等方向探索的时候,随时可能需要对这座大厦做一些修修补补,是吧。
- 我好像一直很喜欢往人少的地方去。专业分流的时候去网络系,即便本科在做深度学习也坚持想跳出来去网络验证组。(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当时保研的时候看方向和老师,我会把已经发表的论文里有 AI 的老师直接排除掉,结果来了一年多还是在组会听深度学习的讲)人少是一种规避竞争,也可以是逃避人潮,我需要强迫自己想,人多的就是正确的选择吗?跟随大众的选择我真的有机会从人潮中脱颖而出吗?从敲下第一行代码的时候到现在不过寥寥几年,起步晚该如何从一群摸爬滚打过那么久的人群中争到潮头?小众固然会有原因,在这场平衡性的博弈中选对自己更适合的一边才是最重要的。
Jty 的多巴胺理论
一切所谓的爱好都是为了获取多巴胺。
可能真的是,一切的自我满足、社交活动、爱好娱乐归根结底,所有的快乐本质都是多巴胺。自我调节的方式太多:游戏、影音、运动……但是落到结果上,人是否应该用且仅用那一种最高效获取多巴胺的方式来生活?
我们几个人在兰州就这个争了好久,挺有意思,但是不是很想写它。留给大家自己想想吧。
流程处理的生活模式
程序是流程处理,人的生活亦是如此。虽然说不想成为一个机器人,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固定的生活节奏可能会帮助我过的更好一点。每天起床去体脂秤上站半分钟,用洗漱和冲淋让自己清醒,打开电脑做一道题;每天花一些时间来维持理应的知识摄入,固定的时间段内做固定的事情。或许会需要持续的优化生活的流程,但是这种方式无疑能让我每天完成一些不愿主动做但应该坚持做的事情。小时候喜欢制定详细的计划但是不执行,其实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时间上的固定。理想情况下我们总会想要几点起床,那么就会从几点到几点开始做什么事情。但是死板的规律和教条是逆反心理的,谁也不会保证自己能想机器一样在规定的时间就必须做规定的事情,生活总是会充满变化。所以,可能流程式的处理生活更符合人的生活方式。优化生活程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向每天推送的消息队列里添加事务,分身乏术的我们或许真的可以固定下每天都要进行的流程,让它变成一种潜意识的行为队列。
工具 方法 方法论
第一次听到这个表述是高中办的经验分享会,诺大的体育馆里坐满了人,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震惊于”工具 方法 方法论“这一套,它确实点透了当时还在摸鱼的我。俗语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是没人告诉你你应该想为什么要打渔,别的方式行不行,打渔方法怎么用才好,怎么才能产出自己的打渔方法。
组里招了本科生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最开始确实愁什么都需要教;需要讲换用什么 IDE,怎么连接服务器用;然后是为什么要用服务器,这个东西的什么方法很高效。渐渐已经可以从工具层面进入到方法,再到能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去寻找新的方法了,甚是欣慰。其实无论是在 NAOSI 还是新闻筛选频道等,都是工具的分享,甚至很少会到方法层面。你可能会去关注今天群里别人发的新终端模拟器有什么功能和特性,但是很少会想有没有别的也拥有这种特性或是做的更好,他们是基于什么原因想要去做这个新的终端模拟器呢?
今年上半年去兴庆给导做 SDN 课程助教(没机会报学硕的必修学分,明年得提一下这个事情了),经常问着问着我就突然冒出来个问题,这里用的什么图结构算法(Dijkstra),为什么前面需要做非负的判断。很有意思,虽然都是大三的本科生甚至因为交大的课程安排,他们学完这个应该也没有过去特别久,但是一整个班很少有人能讲出来原因。那个周的验收整个班都去重新学了一遍这个算法,然后尝试把已经学过的知识与 SDN 课上机实验串联起来理解。很惭愧,本科的数据结构课我在忙着给校区打工做图,即便去蹭了于红老师的课也没有认真听。
这两天又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想了想放在这一 part。为什么会觉得开车很有意思呢?你可以试着把马路上的车辆想象成移动的分布式网络设备(ad-hoc?),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信息传递。当我想要变道,我需要向外发送一个请求变道的 REQUEST 包(转向灯,甚至是小探头),相应的后方车辆可能会做出各种回应,比如后方车辆减速拉远距离是允许变道的 REPLY 包,加速闪灯甚至摁喇叭都是 REJECT 包,甚至可能冒出来很多你不明意义的 UNKNOWN 包,迫使你从 REQUEST 回退到 RUNNING 状态。你车在实时的和周围新遇到的车辆组成临时的网络,互相之间进行着消息传递,要防止有拜占庭将军问题的恶意节点以外,同时你也需要更好的视角来防止遗漏掉周围网络的节点,隐匿在网络中的未知节点很可能也是准备发起攻击的恶意节点。还是会感谢大一能碰到樊鑫老师,让我意识到用计算机的思路去想事情有多么重要。科班的最大意义我想是培养你在遇到问题时能跳出来,想想计算机会怎么做 :)
我的需求是什么?我想要怎样的生活?
我想要什么?或者说,我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见到太多的人其实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小时候跟着大家去兴趣班,高考考个别人会夸的好大学,然后顺着潮流读个研。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很恐怖的事情。
我们时常会规划自己的人生,也是给自己设下期待。期待能在年轻的时候找到自己喜欢的爱好,期待自己能中年时有为之拼搏的事业,期待自己年老后能欣慰看着后辈也有自己的期待。或许我们未来仍然无法逃避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裁员,但可以培养出自己的爱好和副业,在中年危机的关头能从容不迫的转去做另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会很期待能天天端着超长焦去林子里打鸟的生活;或是经营一家自己的小饭店,可以经常邀请亲近的好友一起聊天;又或是可以和小孩一起教教他们用计算机的思维去思考事务。成功不是挣了多少有多大的房子,而是你可以自由的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面对困难永远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现在好像开始会被催着找对象了,打电话的时候会提起可以多认识认识人,会被师兄夺命连环问 你对象呢,会看着别人羡慕。我比较羞于提及这件事,这段话反复删了写写了删 :( 明知道自己从来不注意外在形象,在生人面前也社恐的想往后缩,会紧张的连话都说不明白。一个 i 人已经很努力在结识更多的朋友了,但是在这一方面迫于自己的心理很难说能迈出一步。是会和别人想法不同,我不太能接受他们所谓的广撒网,靠基数来找到合适的人的想法。好难像 Links 一样拥有自己的小螃蟹,可能还是会缩在自己的角落里,默默看着别人幸福吧。
少说 多做
今年发生过一件事情我一直不愿意回忆,因为是违禁的,也不能在公开场合里解释。但它让我第一次这么清晰的认识到我们活在互联网是透明的,数据会记录下网络上的每一条发言的时间、前后文和屏幕后面的人,清晰且完整,甚至让人感到恐怖。我想你也知道,这里没有真正的删除,数据库的删除也不过是更改一下标记位,我们所创造的数据仍然不会超过存储的限额。这里的每一点善恶都被呈堂证供,“少说 多做”也是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复告诫自己的事情,因为你确实不会想象得到你多么普通的一句话却会被莫名牵扯到毫不相干的事情里,六度空间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件事情都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便你多么难理解他们是怎么能捆绑到一起的。ok,少说 :)
从参与办一场音乐会
前段时间尝试转换身份,从 dv 的活转头去做了文化部的活,当上了艺术团音乐会的”大内总管“之一 :) 这东西当一次就行了,确实太累,还因为会在场间上台搬东西被麻麻看直播看到说太胖了 :( 第一次做,很多事情忙的顾头不顾尾,得去想如果是晓辰会怎么做。所幸音乐会没有出大问题,也得以认识了器乐团和合唱团的大家。比较可惜的是写了好久的 music in life 博客寄了,我的一通牢骚也没地方发泄。本科四年的断档确实很伤,让我觉得除开自娱自乐以外,我已经可以和音乐拜拜了。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像曾经一样投入到乐团里了,也不能像高中一样每天和楼下琴房对着拉。音乐可以是生活的调节剂,十余年的学习也让我有能力欣赏一部分美,即便知道不如从前我也仍然会为了自己的一些能力自豪;时隔许多年再次听《楚颂》仍然会像它刚出的时候听一样颅内高潮那么多次,回忆曾经一起去韩国文化交流我也不会想到还需要我照顾的师弟能第二个破格录取,现在再去要谱子仍然第一反应会想到已经”退休“了的田部长,甚至仍然能收到我的乐团朋友给我送的小礼物和祝福。
不知不觉就又变成了回忆录,还是看看当下。在大家都任务繁忙的时候,能认识这么多和民乐”无关“的人,满是崇敬。这里的人对音乐满腔热爱,我自知散漫,肯定是学不来的。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会选择当一名看客。可以在晚上排练厅断电之后站在陆师、马老师等身后听排练,可以在第一次见面沙龙看彤子和凌分队学长一起即兴,可以在音乐会排练人渐渐散去时的喧嚣里站在钢琴旁听蕾姐等人演奏圣诞快乐劳伦斯。人可以畏惧,可以逃避,但不能不感激。有机会在 Spotify 之外听到上百万的琴声流淌过也是一种满足。(当然,我生性愚笨,听不来音色 :) 倒是挺关心琴的音准的)
还会逃吗?会逃吧。打小就不喜欢站在聚光灯下被不知道和可能有的目光注视,以前在大乐团里也只需要帮忙做做简单的管理和开始前给琴调调音;也许本科去 dv 做幕后真的就是性格吸引呢?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某天和干事说 想去看星星,干事说我越来越像小蝴蝶 infp 了。MBTI 性格测试我做了两次,时间跨度比较久,但是结果还是稍有变化。
以前不相信这些心理测试,认为自己介于对立性格的中间,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切换,或者是双重人格。现在好像越来越鲜明的表现为这一种特定的 infp 了。自闭但是又不能忍受孤独,在创新港里闷住就很想多出去看看。本来选择来西安也是因为能离西北更近一些,方便玩。苦于越来越忙乱的杂事缠身,越来越少机会能出去看看。明年希望能更抓住机会多出去看看。人呐在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金钱支持,未来有了钱又会没有时间。希望自己能趁还年轻,多去看看星辰大海!